(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诞生20年了。
20年可以成就什么?一个婴儿,将长成健美的青年。一片土地,可以收割几十季满仓的喜悦。一项发明,可能创造巨大的财富和更适意的生活。而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制度变迁进程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20年里给中国带来的一切,远远超出了寻常的想象。
1992年,从年初小平同志一路南下,发表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到初夏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讲话,再到秋天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经济改革终于摆脱了计划经济的羁绊。2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场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展开的新的革命,奠定了当代中国新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新的飞跃。20年,它重塑了13亿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相互关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影响着整个世界的走向。
(二)市场经济,一个令中国人百感交集的名词。
一个世纪前,当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时,日益走向垄断的资本主义正遭遇世界范围的空前危机。市场扩张的资源掠夺,竞争导致的贫富分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价值取向,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近一个世纪中,市场经济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印象大都是负面的,它甚至一度被形容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万恶之源。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打开国门,震撼于世界巨变的中国人,才第一次静下心来,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重新打量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配置。借助利益激励、供求变化、价格波动、自由竞争等机制杠杆,市场把有限的人、财、物以最优化的方式分配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实现效率提高和财富增进。依靠市场经济,“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完善市场经济,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在一段时间里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得上风。
历史的辩证,正体现在人们对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之中。当时间走到21世纪的门槛前,曾经把市场经济看成“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的中国人,现在要向市场经济招手了。
(三)从零公里处起步,中国的市场经济之路,就不是阳光普照的坦途。
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事实20年前,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市场经济”写上社会主义旗帜,它所遭遇的不只是国内深受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束缚的人们的忧惧,更有在市场经济道路上走过几百年的西方政治精英的质疑。
这是不得不重视的“忠告”1991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曾这样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化。”有人预测,“中国这么做,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扼杀市场活力,就是市场经济演变社会主义制度”。更有人断言,“搞了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20年过去,当年的预言依然张贴在历史的里程碑上,反衬着一条崭新道路的艰辛与辉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发展公式嵌入当代史,激活了中国经济,激发起亿万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这2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正从百姓的愿景一步步化作现实。
这20年,中国昂首加入世贸组织,跃居全球最大出口国。伴随着非歧视、透明度、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等世贸原则渗入体制机制,我们成功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更加响亮。
这20年,全国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市场体系茁壮发育,走向统一开放,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国企改革攻坚克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渐次突围,财税、金融、外贸、农村、投资、社会保障、资源价格、垄断行业等领域的改革步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这20年,我们从短缺走向充裕,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追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和实惠,更带来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人员自由流动、发展机会增多,以及平等、竞争、效率、规则、法治等市场意识的苏醒……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只是像邓小平所断言的那样“不存在根本矛盾”,更在相互的化学反应中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20年过去,社会主义不仅没有被市场经济“和平演变”,反而在市场繁荣、经济飞跃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尽管对这条道路的质疑尚未烟消云散,但是,铁的事实反复印证着一个坚定的判断“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
(四)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
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为资本主义灭亡后的未来社会提供详细的蓝图。他们只是粗略地设想,未来的社会将实行计划经济,商品货币关系将逐渐消失。
苏联一度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经济,在新中国开创者们的脑海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以苏为师”,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容置疑的理论原则。
今天回头来看,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从1956年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中就已初现端倪。然而,“一大二公”观念的重压之下,“三自一包”的小草无法抬头;“体制下放”的向下分权,不时遭遇“一平二调”的台风横扫;反复出现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有如昙花一现,“放—乱—收—死”的魔咒始终挥之不去……思想观念的僵化、认识水平的局限,让种种尝试都只能是计划经济框架下的修修补补。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终未跳出苏东国家经济改革模式的“上限”。
经济体制的弊端与政治运动的冲击,不仅窒息了市场经济的发育,甚至令计划经济本身也难以为继。多年的计划经济虽然打下了共和国工业化的基础,但二三十年过去,中国经济仍然是短缺的经济、贫困的经济、僵化的经济。
一个被人们反复引用的事例是,沈阳有两家厂,一家变压器厂,归机械部管;一家冶炼厂,归冶金部管,变压器厂需要的铜由机械部从云南等地大批运来,而冶炼厂生产的铜由冶金部分配到全国各地。一墙之隔的两家企业不能横向联系,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那时的《人民日报》曾刊发一幅漫画:某家企业为了买打字机,坐火车到北京来请示,相关部门领导办公桌上的文件堆起厚厚一摞。
危机,打开了思想解放的大门。变革,指向经济活动的最关键环节资源配置方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破除思想迷信,坚持实事求是,整个中国的精神状态为之一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日益兴旺,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商品经济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中国在摸索中向市场经济一步步靠拢。
发生在1992年的决定性转折,给改革开放后持续14年的计划和市场的争论画上一个句号。党的十四大郑重宣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明确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创新;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进入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创新时期……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打开了现实的大门;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确立了改革开放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奏响了改革大业最激荡人心的恢弘乐章。它不仅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径和走向,更造就了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
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顺着这条轨迹,今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单兵突进的初始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经济制度创新与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以及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相互交织、相互支撑。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正驶向更深、更远、更壮阔的海面。
(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创新。
究竟是背弃马克思主义,还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从孕育之日起就面临着这样尖锐的拷问。
马克思、恩格斯的确曾经预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将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全社会有计划的生产将取代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列宁也的确曾经强调,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但是,“在将来某个特定环境中,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作为秉持科学态度的理论家,马克思从来不曾将理想彼岸的目标,强加给还在现实此岸的人们。作为实事求是的革命者,晚年的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他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就主张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的伟大,在于他兼具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那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解放思想的勇气。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反对以理想取代现实,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为市场经济的引入奠定了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对抽象意识形态争论的釜底抽薪。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南方谈话,撕掉了长期以来贴在市场经济身上的资本主义标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道经典著作上找不到答案的“世界性和世纪性难题”由此破题。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新时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回答。它驱散了缠扰众人心头的迷雾,解开了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大问号,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更为丰满,更加鲜活,更具时代性。
(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大亮点。
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照搬过本本,迷信过教条,走过不少弯路。高昂的学费让我们警醒: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强国富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走自己的路,谈何容易。每一步创新,都面临着保守僵化的教条和超越阶段的激进的双重挑战;每一次突破,都曾遭遇继承和发展、现实与长远、渐进与闯关的两难选择;每一项决策,都可能要触动既得利益的奶酪,迷失于“做蛋糕”和“分蛋糕”的众口难调。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会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非公经济的发展,会不会蚕食社会主义的公平?市场失灵和政府滥权,哪一种风险更大?效率与公平,孰轻孰重?怎样才能实现双赢而不是双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正是在与诸如此类棘手问题的遭遇战中向前推进。唯其卓绝艰难,更彰显意义重大;越是错综复杂,越需要智慧高超。
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掀开了当代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幕。20年来,始于经济领域的破冰,在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激起巨大回响,为全方位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动力:转变政府职能,维护公平正义,构建法制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牵引力;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让经济发展惠及九州官方网站民众,和谐社会建设是市场经济推进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选择……
如果说,20年前的巨大转折,是从僵化的理论中振兴了社会主义,那么20年来的辉煌实践,则以艰难的探索刷新了人们对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为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路径。
(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大贡献。
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装点了无数社会主义信仰者的梦乡。1848年,《共产党宣言》吹响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角。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一代代人孜孜以求,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认识千差万别。
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挫;苏联解体,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反思。西方不少学者认为社会主义走到了尽头。然而,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理想并未泯灭,社会主义实践也不曾停止。
被外电评为“新版中华体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破社会主义的传统经济模式,进行经济体制革新,社会主义立足坚实的大地,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让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再次得以体现。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下,西方世界开始了“为资本主义会诊”的反思,“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的声音再次响起,“北京共识”重新激活了人们对于不同发展模式、不同社会制度的想象。全球1/5人口正在履践的这场变革,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视野。
这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抒写的重要启示:任何制度都应在不同社会土壤、不同历史条件下经受实践检验。勇于将世界文明潮流与自身发展进步结合起来,善于将现代化规律与本国国情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完全可以焕发蓬勃生机。
向市场经济要效益,向社会主义要公平。不断完善的这一新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高点,展现了人类社会又一道壮丽景观。
(八)“中国20年来所发生的一切,是任何计划都计划不出来的。”有人用这样的修辞,来评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的奇迹。
这些“计划不出来的”的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绝非“市场经济一搞就灵”的简单逻辑所能解释。在它们的背后,凝聚着立足国情、兼容并蓄的改革发展理念,蕴藏着诸多已经总结和需要进一步总结的深层次规律和经验
理解两个“不等式”。中国人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论断中收获的,是思想探索的无尽勇气。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成为20年来人们不断克服思想障碍的动力源泉。
把握两个“着眼点”。着眼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三个有利于”检验改革成效,是中国20年市场经济改革最重要的立足点。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力,释放出市场主体的无穷能量。
坚持“两手抓”。用好市场配置资源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示出相对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巨大优越性。
发挥两个积极性。以财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为重点,调整中央地方关系,不断提高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地方发展的积极性。
用好“两个市场”。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孕育在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统筹之中。
构筑两个保障体系。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法律体系,构筑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络,提升国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
防止两种倾向。坚决排除“左”和右的干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弦易帜的邪路。
20年来,正是在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不断处理好这些两两相对的复杂关系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20年探索孕育的独特经验和驾驭能力,让我们在面对世所罕见的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问题、面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时,有了前所未有的从容和底气。
(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20年市场经济改革,把中国经济送上了持续增长的快车道,把在现代化道路上艰苦跋涉的中国人推上了一个高峰。然而,居安思危,我们一刻都不曾忘记发展中那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风险隐患;喜中有忧,“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经济总量上去了,发展的质量却亟待提高,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弊端必须加快清除;非公经济蓬勃发展,但制约其发展壮大的制度性障碍并未完全克服,打破行政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的呼声日益高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经济调节越位、市场监管缺位、社会管理错位、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政府部门亟须加快自身改革;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催生社会焦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成为社会隐患,分配关系的调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价格信号扭曲,阻碍了资源配置的优化,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
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越往前走,触及的矛盾越深,涉及的利益越复杂,遇到的难题也越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清晰宣示了我们党对于解决这些难题的战略抉择。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深化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坚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离“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只剩下8年时间,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才能妥善化解“成长的烦恼”,穿越改革深水区的暗礁和巨浪。
(十)1992—2012,市场经济的种子撒进社会主义的土壤,其成长之茁壮、活力之旺盛、成果之丰硕,超过了所有人们当初的想象。而它在未来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同样非20年前所能具体预见。
20年“摸着石头”一路走来,如果说改革之初,我们面对的是九曲回环的“河”,未来我们要跨越的将是波澜壮阔的“海”。让我们牢记历史的殷殷嘱托:“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