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
主要课程
主要理论模块
电子教学材料
主要理论模块
首页>>课程建设>>主要理论模块>>正文
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重要文献。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促进了马克思自己的经济理论的发展。马克思在研究斯密和魁奈的理论时,建立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在研究李嘉图学说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绝对地租理论和生产过剩危机理论。

马克思围绕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理论,系统地研究了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50年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详细地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各派的理论观点,肯定了他们在科学理论上的贡献,批判了他们的谬误,公正地评价了他们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透彻地阐明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庸俗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关政治经济学史的经典著作。马克思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所运用的方法论,以及评价各个学派、各个代表人物的原则和依据,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即: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理论。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核心。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示的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的统一。

剩余价值实现理论着重阐明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是通过资本的流通过程实现的。资本通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剩余价值,通过流通过程实现了剩余价值。马克思对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的分析是着眼于资本运动的形式、资本运动的速度和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的考察。通过对个别资本循环与周转,即个别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阐明了个别资本运动的形式、连续运动的条件以及运动的速度;通过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阐明了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生产难以实现按比例发展的内在矛盾。

剩余价值分配理论阐明了剩余价值分割为商业利润、地租、利息等各种具体形式的内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本质。正是由于剩余价值被分割为各种具体形式,归不同剥削集团所占有,才使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得以存在,使这些剥削集团赖以生存,使整个资本主义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也进一步揭示了资本家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实质,这就是:工人不只是受个别资本家的剥削,而是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因为整个资本家阶级“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虚伪的兄弟,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工人阶级要彻底摆脱被剥削的地位,就必须联合起来推翻整个资本家阶级的统治,摧毁资本主义制度。

版权所有:西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站所有内容严禁转载、复制、镜像
E_mail:qs
@xaipe.edu.cn 电话:(029)88409615